对于许多老年人来说,夜间难以入睡、频繁醒来似乎已成为常态。王大爷今年70岁,最近总是翻来覆去,难以入睡,偶尔好不容易闭上眼睛,却又在半夜醒来。邻居们纷纷表示:“年纪大了,睡得少是正常的。”然而,真的是这样吗?睡眠问题真的仅仅是衰老的必然结果吗?
一、老了觉少真的正常?别被旧观念蒙蔽了
睡眠是一种昼夜节律性的复杂生理现象,正常的睡眠周期包括快速动眼期(rapid eye movement sleep,REM)和非快速动眼期(non-rapid eye movement,NREM),其中非快速动眼期又分为四个阶段。第一阶段为睡眠潜伏期,大脑思维休息,昏昏欲睡,是从觉醒状态到睡眠的典型过渡期,其特征是低振幅混合性脑电波频率,处于θ波范围(4~7Hz)。第二阶段为浅睡眠期,从该期醒来的患者通常不会察觉到他们实际上睡着过,脑电图出现纺锤波和K复合波。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常被称为“深度睡眠”或“慢波睡眠”,其特征为低频率(0.5~2Hz)、高振幅(>75uV)的δ波,此睡眠阶段具有机体修复功能。REM期被称为“快波睡眠”,可出现眼球快速运动、呼吸频率及心率增快、大脑活动增加、肌肉变得更加放松,做梦出现在此期。夜间的第1个周期始于从清醒至第一阶段,然后进入第二阶段、第三、四阶段,随后是REM。之后进入第二个周期,单个周期持续90~120min,NREM和REM交替循环,75%为NREM,25%为REM。睡眠时相图见图1。
(图片来源于老年医学)
随着年龄的增长,确实有部分人会经历睡眠模式的改变,健康老年睡眠改变的特征是睡眠时相前移,睡眠潜伏期延长,起始和维持睡眠困难,深睡眠时间缩短;睡眠变轻,觉醒刺激阈值降低,觉醒次数增多,觉醒时间延长。例如夜间睡眠时间减少、白天小憩增多等。但持续的睡眠障碍,如入睡困难、夜间频繁醒来、早醒和白天困倦等,不应被视为衰老的自然现象,而是一个需要重视的健康问题。
根据全国调查(2020年),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,有超过35%的人遭受睡眠障碍的困扰。尤其是在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中,几乎每两个老人就有一个睡不安稳。统计数据(2023年)显示,超过40%的老人入睡时间需30分钟以上,超过47%的老人(65岁以上)符合医学上睡眠障碍的标准。即使没有严重的失眠症状,很多老人也会经历频繁的夜醒,导致白天精神不振。睡眠时相的改变见图2.
注:RSBD: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;SAS: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。
(图片来源于老年医学)
二、睡不好对老人和家庭的影响不可小觑
长期睡眠不足不仅影响老人的身体健康,还会对家庭造成连锁反应。
1. 对老人的危害:
- 健康隐患:失眠可能加重已有的慢性病,如高血压、糖尿病等,甚至增加心脏病的风险。。通过标准化问卷定期评估四种失眠症状(入睡困难、睡眠维持困难、早醒和非恢复性睡眠),与无失眠症状者相比,1种、2种、3-4种症状分别使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16%、16%和26%。
- 免疫力下降:睡眠不足会影响免疫系统,使老人更易受到感染,恢复速度也会变慢。
- 摔倒风险增加:频繁夜起可能导致跌倒,这是老年人骨折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- 认知能力下降:长期失眠可能增加老年痴呆症的风险,导致记忆力减退和反应迟钝。
- 情绪问题:失眠的老人容易感到烦躁、抑郁,心理健康受到影响的风险更高。
2. 对家庭的影响:
- 照顾者疲惫:照顾失眠老人的家庭成员往往也会受到影响,疲惫和焦虑可能导致他们的身体健康下降。
- 经济负担:看病、购买药物和治疗等费用可能对家庭经济造成压力。
- 家庭关系紧张:老人因失眠而情绪不稳,可能导致家庭关系变得紧张。
三、常用的某些慢性疾病药物可能是老年人失眠的“罪魁祸首”
许多老年人因高血压、呼吸系统疾病等需要服药,但一些药物可能会导致睡眠困难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“嫌疑药”:
1. 呼吸系统药物:
- 平喘药和支气管扩张剂,如沙丁胺醇和氨茶碱。这些药物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,导致老人难以入睡或保持睡眠。
2. 抗高血压药:
- 带“洛尔”的药物,如普萘洛尔和美托洛尔。这些药
物可能影响大脑对褪黑素的产生,导致入睡困难和睡眠质量下降。
- 利尿药,如氢氯噻嗪,增加排尿次数,可能导致老人在夜间频繁起床。
- 中枢性降压药,可能干扰大脑的睡眠调节功能,导致昼夜颠倒。
四、应对策略:科学应对,改善睡眠质量
面对老年人的睡眠问题,家属和老人应积极寻找解决方案:
1. 不要随意停药:如怀疑某种药物引起失眠,务必咨询呼吸科、心血管内科、睡眠门诊等科室在内的医生,切勿自行停药,避免造成更大健康风险。
2. 记录睡眠情况:帮助老人记录用药时间、入睡时长、夜间醒来次数等信息,与医生沟通,便于找出原因。
3. 寻求专业建议:带上记录的信息,寻求专业医生或药师的帮助,医生可能会调整用药时间、更换药物或改变用药方式。请勿自行长期大剂量服用安眠药。
4. 改善睡眠环境:保持卧室安静、适宜的温度和光线,创造有利于睡眠的环境。
5. 生活习惯调整:晚上尽量减少饮水,避免摄入浓茶、咖啡因和刺激性食物;上床后尽量避免做与睡觉无关的事,如看书、看电视、玩手机等。白天适当进行体育锻炼,保持规律的作息,固定时间就寝,固定时间起床,尽量避免白天睡觉。
五、夜夜安睡,方能享受美好晚年
睡眠问题绝不是年纪大就应当忍受的“正常”现象。它像一盏警示灯,提醒我们关注健康,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和用药。关心老人的睡眠质量就是关心他们的整体健康与幸福。若发现老人长期睡不好,及时寻求专业帮助,或许一个小小的用药调整,就能让老人重拾安稳的睡眠。记住,健康的晚年从每一夜的安眠开始!
参考文献:
1.2020年中国老年健康追踪研究 (CHARLS)数据 2.Ohayon M M , Iii C F R .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relevance of insomnia diagnosis algorithms according to the DSM-IV and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s (ICSD)[J].Sleep Medicine, 2009, 11(2):227-227.DOI:10.1016/j.sleep.2009.11.001.
3.全球睡眠质量核心指标(2023最新版)
4.刘晓红,陈彪.老年医学[M].人民卫生出版社:202008.959.
审核:贾洋洋 供稿:王舒婷 陈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