肾脏,如同人体的“净化工厂”,默默承担着过滤血液、排出毒素、维持体液平衡的重要职责。然而,肾脏疾病往往“悄无声息”,早期症状隐匿难察。此时,肾穿活检便成为揭开肾脏疾病真相的关键手段。今天,我们就来详细了解这项技术,以及在县域推广它的重要意义。
一、为什么需要肾穿活检?
肾脏疾病种类繁杂,且很多症状并不典型,仅靠常规检查难以精准判断。而肾穿活检能通过取出少量肾组织进行病理分析,明确疾病类型、病理变化和严重程度,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、判断预后提供“金标准”依据。
二、什么是肾穿活检?
肾穿活检,全称为经皮肾穿刺活检术,是在B超引导下,用细针穿刺肾脏取出少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的微创手术。它是诊断肾脏疾病(尤其是肾小球疾病)的权威手段。
三、哪些情况需要做肾穿活检?
出现以下情况时,医生可能建议进行肾穿活检:
不明原因的蛋白尿和(或)血尿:经观察和检查后仍无法明确病因。
不明原因的急性肾损伤:排除常见原因后,需进一步明确病因。
慢性肾脏病进展快或治疗效果差:需通过活检调整方案。
免疫系统性疾病累及肾脏:如狼疮、紫癜等,需明确肾脏受累情况。
移植肾功能异常:需排查原因。
四、相关疾病的典型表现
这些需要活检的疾病,症状各有特点:
1.肾小球肾炎:常见蛋白尿(尿液泡沫多、不易消失)、血尿(肉眼血尿或镜下红细胞)、水肿(从眼睑蔓延至全身)、高血压(伴头痛、头晕)。
2.肾病综合征:以大量蛋白尿、低蛋白血症、全身水肿、高脂血症为主要表现。
若不及时干预,这些疾病可能逐步损害肾功能,甚至导致肾衰竭。
五、肾穿活检安全吗?
肾穿活检是成熟的微创手术,我院已开展5年以上,技术成熟,总体安全性高。但作为有创操作,存在少量风险:
1.出血:最常见,多为轻微出血,可自行停止。
2.血尿:术后可能短暂出现,通常无需特殊处理。
3.肾周血肿:较少见,严重时需手术。
4.感染:罕见,可通过严格无菌操作预防。
六、肾穿活检前后的注意事项
1.术前准备:
配合医生告知病史(如出血倾向、基础病、用药史等),完成体格检查。
做血常规、凝血功能、肝肾功能等检查,评估身体状况。
术前排空膀胱,减少穿刺损伤风险。
放松心情,避免紧张影响手术。
2.术后注意:
卧床休息24小时,避免剧烈运动和腰部用力,预防出血。
密切观察自身状况,如出现腰痛、腹痛或尿液颜色异常,及时告知医生。
多喝水,促进排尿,预防感染。
按医嘱服用抗生素、止血药等,预防并发症。
肾穿活检是诊断肾脏疾病的重要工具,能为精准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关键依据。在县域推广这项技术,有助于提高肾脏疾病的诊断水平,让更多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。守护肾脏健康,从科学认识开始——若出现相关症状,请及时就医,听从专业建议,为肾脏健康早做干预。
参考文献:内科学第九版 《中国肾活检操作规范》(2022年版)
审核:贾洋洋 供稿:陈冰洁 陈芳